病人到医院看疼痛病时,经常要向大夫描述什么导致疼痛,怎样的疼痛,疼痛是否影响生活,等等。身患疾病,就怕大夫、旁人不能理解自己这份痛苦,不能断定自己的疼痛来源。实际工作中,也确有家属不能理解慢性疼痛病人,说病人装病、精神作用。这种现象,神经痛人群尤为突出,因为此类疾病常常外观无明显异常或轻度异常,从而导致家属误判。
疼痛因是自我感觉,很难让他人理解疼痛“程度”。所以,很多病人描述程度时,多采用叙述“疼痛造成的后果”来表达“程度”。比如:“这痛得让我没睡好觉”,“痛得我饭都没吃”等等。以此,让他人体会到自身的痛苦。痛不欲生,苦不堪言,都是描述这份别人没法体会的贴切形容词。
那么,对于这份难以描述的痛苦,疼痛科大夫是如何评价的?
疼痛的评价,分为客观法和主观法。对于客观法,国内外医学专家进行了诸多努力,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很有临床意义的方法,去客观的、直接的、简单的量化疼痛。而主观法,虽然显粗略,但临床中,更有实际应用价值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观评分法:
你会给你的疼痛症状评分吗?
病人到医院看疼痛病时,经常要向大夫描述什么导致疼痛,怎样的疼痛,疼痛是否影响生活,等等。身患疾病,就怕大夫、旁人不能理解自己这份痛苦,不能断定自己的疼痛来源。实际工作中,也…
本站目的为科普宣传和专业交流学习,如有内容侵害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韩松大夫。
转载本站原创内容,只需注明出处:痛宁网/韩松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