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松大夫视频号
扫一扫/长按识别二维码,
关注韩松大夫视频号,观看更多内容
韩松大夫抖音号
韩松大夫抖音号:hansongdaifu

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所致的神经卡压性疾病,其发病表现主要围绕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、运动功能异常,具体如下:

  1. 感觉异常
  • 早期常表现为拇指、食指、中指(桡侧半)及环指桡侧半的麻木、刺痛或烧灼感,这是因正中神经感觉支受压所致。
  • 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,患者常因麻醒而被迫甩动手腕以缓解症状(“夜间麻醒征”),这与睡眠时腕关节屈曲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有关。
  • 随着病情进展,日常活动(如持物、扣纽扣、写字)时也可诱发或加重麻木,严重时可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感觉丧失。
  1. 疼痛
  • 疼痛可局限于腕部,也可向手掌、手指放射,少数情况下可牵涉至前臂甚至肘部,但一般不超过肘关节
  • 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酸胀感,劳累、腕部活动过多后加重,休息或制动后可部分缓解。
  1. 运动功能障碍
  • 晚期患者可出现正中神经运动支受损,表现为大鱼际肌(尤其是拇对掌肌、拇短展肌)无力、萎缩,导致拇指对掌、外展功能受限。
  • 严重时可出现“猿手畸形”(拇指不能对掌,大鱼际肌明显萎缩,手掌平坦),影响手部精细动作(如握笔、拿筷子)。

临床查体

临床查体主要通过特定试验和体征判断正中神经受压情况,辅助诊断:

  1. Tinel征(叩击试验)
  • 操作:用手指轻叩腕管处(腕横纹中点偏桡侧)的正中神经。
  • 阳性表现:叩击时出现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的放射性麻木或刺痛,提示正中神经受压且处于激惹状态。
  1. Phalen试验(屈腕试验)
  • 操作:让患者双侧腕关节自然屈曲90°,双手掌相对持续1分钟。
  • 阳性表现:患侧出现上述手指的麻木、刺痛,因腕屈曲时腕管容积减小,正中神经受压加重。
  1. 止血带试验
  • 操作:在患者上臂扎止血带,充气至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,持续1~2分钟。
  • 阳性表现:诱发或加重手指麻木、疼痛,原理是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。
  1. 运动功能检查
  • 嘱患者做拇指对掌动作(拇指与小指指尖相触),若无法完成或力量减弱,提示拇对掌肌受累。
  • 触诊大鱼际肌,若存在明显萎缩(尤其是拇短展肌),提示病程较长、神经损伤严重。
  1. 感觉功能检查
  • 用针刺法或棉签轻触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与环指桡侧半,对比双侧感觉差异,患侧可能出现感觉减退。
  • 两点辨别觉检查:晚期患者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(如食指末节)的两点辨别觉阈值升高(正常≤6mm)。
  1. 腕部压痛
  • 按压腕管区域(腕横纹处掌侧)时,患者可出现局部压痛,或诱发手指麻木、疼痛。

以上表现和查体结果结合病史,可初步诊断腕管综合征,必要时需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(如肌电图、神经传导速度)进一步确认神经受压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