腕管综合征针刀临床诊疗指南(公示稿)主要内容总结,详细内容请下载本文附件,阅读正文。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文件性质: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(T/CACM **-20),2022年12月完成,旨在规范腕管综合征(CTS)针刀诊疗流程。
  • 提出与归口: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提出,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。
  • 起草单位与人员:涉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等7家单位,傅志俭、赵学军等12位主要起草人。

二、引言

  • 疾病背景:腕管综合征是常见多发病,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需有创治疗;针刀松解腕横韧带可缓解症状,但传统操作依赖手感,存在不确定性。
  • 技术优势: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可精准松解腕横韧带,避免神经、血管损伤,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,适合基层推广。
  • 指南意义:填补国内CTS针刀治疗指南空白,规范诊疗技术,提升医疗质量,辅助临床决策。

三、核心内容框架

  1. 范围与引用文件
  • 适用范围:适用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,供针刀医学科、针灸科、疼痛科、骨科等相关科室医生使用。
  • 规范性引用文件:包括GB 15982-2012(医院消毒)、WS/T 313(手卫生)、T/CACM 1063-2018(针刀基础术语)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。
  1. 术语和定义
  • 针刀:融合针灸针与手术刀的医疗器械(引自T/CACM 1063-2018)。
  • 腕管综合征(CTS):因外源性压迫、管腔狭窄、内容物增多或职业因素等,导致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,以手指疼痛、麻木、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(100%共识)。
  1. 操作者资格
  • 需具备执业医师/助理医师资格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;
  • 需经正规无菌操作及针刀疗法培训,取得相应证书。
  1. 诊断标准

(1)中医诊断

  • 病机:本虚标实(81.8%共识),参考《95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》(2018年版)。
  • 临床证型及治疗:
  • 气滞血瘀证:手部麻木(夜间加重),舌质暗红;治法为活血化瘀、通经活络,推荐小活络丹加减。
  • 气血两虚证:皮肤发白/干燥、大鱼际肌萎缩;治法为益气补血、舒筋散结,推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。
  • 气虚血瘀证:感觉异常(夜间重)、皮温发凉、神疲乏力;治法为益气补虚、养血活血,推荐益气活血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。

(2)西医诊断

  • 诊断依据:结合临床症状(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、麻木、无力)、激发试验(Phalen试验、Tinel试验等)及电生理检查(神经传导检查NCS、针极肌电图EMG,100%共识)。
  • 分型标准(见表1):
    表格
分型麻木 感觉肌萎缩对掌受限两点分辨觉(2-PD)肌电图潜伏期治疗建议
轻度+ <4mm<4.5ms保守
中度+ + 减退>4mm>4.5ms手术
重度+ + + 消失++>10mm>10ms手术
  • 鉴别诊断: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(椎间孔挤压试验+)、胸廓出口综合征(Adson试验+)、腕部占位/外伤等鉴别。
  1. 针刀松解术治疗

(1)术前准备

  • 完成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(血常规、血糖等),排除禁忌证(见附录B)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
(2)术式分类

  • 传统术式(四点定位法):定位桡/尺侧腕屈肌腱内侧与腕横纹交点及远端2.5cm处,切开腕横韧带2-3mm;不足是易损伤正中神经、尺动脉等(90.9%共识)。
  • 改良术式:
  • 一点定位法:定位于舟骨结节掌面尺侧缘,垂直进针,松解腕横韧带至有松动感。
  • 两点定位法:掌长肌腱尺侧缘,腕远横纹以远5mm(近侧)和10mm(远侧),切开韧带3-4刀;优势是避免神经损伤,易操作(100%共识)。
  • 超声引导下术式(强推荐,D级证据):
  • 设备:彩色多普勒超声仪(肌骨模式,线阵探头≥10MHz)。
  • 操作:超声定位正中神经卡压点,平面外技术引导,针刀沿屈肌腱内侧剥离粘连,松解腕横韧带,避免损伤周围组织。

(3)疗程与疗效评价

  • 疗程:每次间隔5-7天,共治疗2-3次(100%共识)。
  • 疗效标准:
  • 痊愈:症状消失,屈腕/伸腕试验、Tinel试验阴性。
  • 好转:症状改善,但上述试验阳性。
  • 无效:症状无改善,试验阳性。
  1. 不良反应及处理
  • 常见反应:晕针刀、出血、感染、术后粘连、神经损伤。
  • 处理措施:
  • 晕针刀:立即停止操作,平卧休息,必要时抢救。
  • 出血:压迫止血;感染:严格无菌操作,必要时抗生素或手术。
  • 粘连/神经损伤:超声引导精准操作,术后加强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。

四、附录要点

  • 疗效评价指标:Levine问卷评分、腕关节功能评定(屈伸/侧偏活动)、肌电图指标(SCV、SNAP、DML)、腕横韧带厚度(豌豆骨水平)、正中神经横截面积、NRS疼痛评分。
  • 证据分级:采用GRADE标准(高A、中B、低C、极低D)。
  • 适应证:早中期CTS,保守治疗(含激素注射)效果不佳者。
  • 禁忌证:腕部外伤/肿瘤、血友病、感染、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等10类情况。